7月下旬的淮北暑气蒸腾股票杠杆原理,口子窖一则公告却让资本市场寒意骤起。
72岁的口子窖创始股东刘安省计划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000万股,按33.73元股价测算可套现3.37亿元。
这已是这位退休高管自2018年以来的第四次集中减持动作,累计套现金额将突破10亿元关口。
值得关注的是,此次减持窗口期与口子窖8月29日半年度报告披露日期高度重叠,在股价从80元高位大幅下挫至33元低谷的背景下,创始人的减持动作更显扎眼。
文|罗吉
1
套现离场,创始股东的资本选择
刘安省的名字深深刻在口子窖的发展年轮上。
自1996年执掌口子集团以来,其先后担任总经理、董事长、监事会主席等核心职务,主导企业完成从国营酒厂到上市公司的蜕变。
2020年退休时,其仍持有10.58%股权,位居第二大股东。然而这位白酒行业资深从业者的转身显得颇为决绝:
▎2018年禁售期满即启动减持,此前三轮减持累计套现已超7亿元;
▎目前持有的6347万余股中,有3153万股处于质押状态,质押比例接近五成;
▎本次1000万股减持规模接近前两轮减持总量,其退出步伐明显加快。
市场嗅到了异常气息。
当茅台、五粮液等行业龙头以回购、增持等方式稳定投资者信心时,创始股东在股价低谷的抛售,与口子窖连续三年下滑的分红率形成双重负面冲击,分红总额从9亿元缩至7.78亿元,每股分红由1.5元降至1.3元。
资本市场的疑虑再难掩饰,这位最懂口子窖的“局内人”是否对口子窖的未来失去了信心?
2
战略溃败,百亿路上的六大硬伤
刘安省的退场,映射出企业内部更深层次的发展困境。
2024年口子窖营收60.15亿元,同比仅微增0.89%,净利润16.55亿元,同比反降3.83%,与股权激励设定的30%增长目标相距甚远。
这份不及格的成绩单,暴露出六大结构性顽疾:
高端化折戟的兼香困境
2019年推出的“国酿”系列曾被寄予厚望,意图抢占300元以上次高端白酒市场,而现实却残酷:
▎铺市率不足10%,省外市场频繁出现经销商退订情况;
▎销量占比不足总销量3%,复购率显著低于基础款产品;
▎2023年起该系列营销预算几近归零,商标仅注册6项且半数未获核准。
当青花汾20、国缘V9竞品在宴席市场高歌猛进时,口子窖主力产品“20年型”批价从240元跌至210元,电商渠道甚至出现179元破价现象,兼香型白酒陷入“既不够高端,也不够亲民”的尴尬境地。
渠道与库存的双重绞杀
▎长期依赖大商制模式,前五大经销商贡献近40%营收,渠道层级结构固化;
▎2022年以来,已有13家区域经销商终止合作,其中8家位于省外市场;
▎存货周转天数延长至1286天,库存压力远超行业均值。
与古井贡深度分销模式相比,口子窖的渠道管控力薄弱,现象已成为行业常态。当53度飞天茅台因稀缺性越存越值钱时,区域酒企的库存超过三年的产品却面临贬值风险,口子窖的1286天周转周期,无疑是一颗潜在的定时炸弹。
3
徽酒变局,铁三角崩塌与新秩序形成
安徽白酒市场的版图正在剧烈重构,曾与古井贡、迎驾贡并称“徽酒铁三角”的口子窖,如今深陷增长泥潭。
2024年徽酒四强核心业绩指标对比
更严峻的是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攻守易位。
2018年口子窖营收尚领先迎驾贡酒8亿元,至2024年却被迎驾贡酒反超13亿元,与行业龙头古井贡酒的差距进一步拉大,当前营收规模仅为古井贡酒的近四分之一。
与此同时,省外酒企正大举发力安徽市场,今世缘“国缘V系”在皖北宴席市场攻势凌厉,2024年净利润增速超20%;金沙酒业一年新增商标46件,而口子窖的商业合作动态几乎停滞。
全国化战略也近乎停滞。
2024年省外收入逆势下滑2.88%,占比收窄至15.3%。经销商变动数据更显严峻,尽管每年新增百家省外经销商,但终止合作数量从29家攀升至48家,净增长日益艰难。
当传统路径失效,白酒行业正将目光投向数字化转型,然而在这场变革中难觅口子窖身影。
当汾酒通过“玻汾+青花20”组合打开省外超60%占比,舍得借力数字化深耕南方市场时,口子窖仍困在渠道僵化与费用投放错配问题中,2024年销售费用增长11.1%,营收增幅却不足1%,费效比严重失衡。
财酒思想
口子窖总部大楼依然矗立,但资本市场的耐心正随着刘安省的减持动作加速消散。
十年间累计套现的减持规模,让“白酒收割者”的标签逐渐附着于这家企业,而这背后,是一家区域龙头在战略迷途中的艰难跋涉。
当古井贡奔向300亿、迎驾贡酒剑指百亿规模时,曾喊出“百亿口子”的口子窖,已在库存高压与渠道失血中逐渐褪色。
白酒行业的淘汰赛从未如此残酷,头部酒企凭借品牌与数字化转型构筑护城河,光瓶酒靠性价比收割下沉市场,而卡在中端价格带的口子窖,正被上下夹击。
能否抓住数字化转型重塑价值链的机遇,或将决定这个徽酒老三是涅槃重生股票杠杆原理,还是成为区域酒企凋零时代的又一枚标本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实盘杠杆平台_正规配资门户网_配资正规首选平台观点